不用刻意歸來,如果一直都在
遊子的吶喊溫柔依舊,他們從來沒有向世界還手的理由——嗎?
Supper Moment廣東話新歌《不想將你放下》雜談
你好,點進這篇Supper Moment廣東話新歌《不想將你放下》雜談的大家,既然仍會關注這隊樂隊的動向,我猜你們期望看到的不只是純粹新歌評賞,應該還有他們四個的一些心路歷程,尤其是近幾年的內心世界吧——是想佐證心中某些對Supper Moment的猜想,或是想重新投射某種情緒於他們身上,還是純粹的,八掛吓他們新歌,不論帶著怎樣的預想而來,我都邀請大家隨著文章一起探討《不想將你放下》的「你」在指向誰人,從而認識更多現在的Supper Moment,以及他們仍願意流露在歌曲上的情感。為免大家閱後不悅、期望落空,在文章開首至少應讓大家知道:我不是Supper Moment死忠,但要選「支持」或「反對」的話,我是前者;而文章內容純個人意見,與發佈平台無關。
如果這些冗餘的前設無礙你看下去的心意,就讓我們開始吧。
他們仍不想放下
承繼了2020年《everything is you》專輯的一曲兩語風格,今次Supper Moment的新歌同樣分為廣東話和國語兩個版本,歌名分別為《不想將你放下》(廣)與《有誰與我給世界還手》(國),將兩個歌名連繫起來,不知怎的浮現起一個「呼喊」的畫面,就算將廣東話版或國語版的歌名換轉次序排列,這滄桑的畫面感都是強烈。
Supper在新歌中一貫地展現了他們包辦曲詞編監的實力,而今次就請來幾位新識舊知共同參與歌曲製作,如從《無盡》年代便開始合作,負責編曲的Adrian Chan、近年因國內巡演而多了交集,同樣負責編曲的Dickson Wong,以及首次為Supper Moment填詞的方浩權負責廣東版歌詞,值得一提的是,國語版的詞是由Supper Moment操刀,且比廣東話版更早面世,後者某程度是前者的情感延伸與薈萃,從《有誰與我給世界還手》的意念蘊釀出《不想將你放下》的歌詞,一切都在表明Supper Moment有話想說,且是有特定對象——不想將「誰」放下?希望甚麼人拉他們一把,一起向世界還手?為什麼那個「誰」會被放下?又是甚麼致使一個人覺得身邊沒有能並肩對抗世界的同伴?結合Supper Moment近幾年的經歷,從歌名裡頭我們像瞥見到一些輪廓,對熟悉他們的人來說,這輪廓甚至已過於寫實:失去歸途的遊子。
放下與還手之前
六年前,《世界變了樣》,音符在那時是傷人的刀或療癒的藥;Supper Moment在樂迷信仰般的期待下作出了連串選擇。倒轉主體:連串選擇命定的找上了Supper Moment,並逐步將他們領向始料未及的境地。
起初是2020年《everything is you》專輯,在當時沒有立場下歌頌愛與大同,再崇高都淪為高傲;然後是上大台演唱,參與綜藝節目,沒有對「主旋律」表示忌諱;緊接著是邊爐影片,鏡頭前談論大陸搵錢、音樂追求與叛徒搖滾,戲謔語氣成了四個男人保護自己的牆,亦終究塑成了樂隊變質的主流解讀,或許最要詬病的是以「明嘅就明」為理由放棄對話,但性情音樂人誰不是如此呢,所謂憑歌寄意,想說的話就留到音樂中,像臨投身到內地發展前的「一直相信」九展演唱會主題。
中間省略了一些枝節,像與港鐵合作、返佛山開show之類的,六年後的今天就不著墨了,我們的生活習慣令這些事情變得不痛不癢。「我最喜愛組合」在群眾聲討下於22年正式投身內地,談不上洗牌重來,但也要重新累積人氣,面對不熟悉的市場、營銷文化與疫情影響,Supper Moment從live house細台重新開始,到參加大大小小的音樂節、出演歌唱綜藝節目、經營國內社交媒體,用了一年多時間在國內提升知名度,整裝待發,想於23年進行的「一直相信」美國巡演卻因事取消,但同年在廣州舉辦「THE MOMENTUM LIVE」時刻定律演唱會,入場率又幾乎爆滿。際遇與罵名之下,四子兌現了專注音樂的承諾,保持高質量產出:擔任《人類群星閃耀時》作曲編曲(21年)、為《掃毒3》創作與演唱片尾曲(23年)、受王家衛賞識,改編與翻唱Beyond的《遙遠》成為劇集《繁花》OST(24年)等。
幕前幕後都有佳作,國內音樂事業看似上了軌道,上一隊香港樂隊能在大陸闖出如此成就的已數到(準備好了嗎,是⋯⋯)Beyond,但這些成就能填補遊子的空虛嗎?隨著年紀漸長,小伙子變了四十多歲中佬,對「根」是不可能沒有想法的,尤其在這場群眾聲討的巨變中,主唱Sunny迎來他第一位兒子出世。
將遊子思緒訴諸音樂
看Supper Moment在內地發展後以自己名義發佈的歌曲,理想當然地以國語為主,但核心主題還是有他們的味兒,關於自我探索的《我的形狀》、訴說離愁的《來到想你的時候》,一貫
的把體會化成歌詞,字字鏗鏘而意有所指,或借喻或樸實地反映成為遊子後的遊離與質疑情感,再將體會延伸至立身處世(也是他們擅長的創作方式),看來除了內地市場不可免的語言讓步,他們有在盡量捍衛創作自主,捍衛這屬於他們私密的抒發渠道。
「命運把我壓得缺氧
有些話藏在我的心臟
這次我要聽我的
往天際線飛翔」
——《我的形狀》
「該說的 都掉進了黑洞
我沿著思念裡的抛物線慢慢墜落
遺落在沒有你的孤獨星球 請你別回頭看我 我會好好過」
—《來到想你的時候》
語言是赤裸的分野,這點無可否認,慶幸他們沒有消沉得將自己割離於香港音樂市場,即使退居幕後,也保持為廣東歌或其他欣賞的香港樂隊織嫁衣。能夠提出everything is you概念的樂隊,在他們的世界裡,「成見」或許是最不值得他們放棄音樂交流的東西⋯⋯Okay,以上種種,我想鋪陳的是,在這些愛恨交織的背景下,Supper Moment選擇出返廣東歌。
《不想將你放下》,曲風由溫婉漸入激昂再重回平淡,像《風箏》,也像遊子壓抑情緒爆發後又回歸黯然。前奏藉MV的日起日落畫面與管弦樂和琴聲堆疊壯麗而滲點悲傷的開場,隨阿雞將Gsus2 chord緩緩一掃,悽柔情緒定調,一把熟悉的,沉穩有力的歌聲進場,對自己也對我們唱出:「很久不見對吧?」。這裡開始想配合MV和歌曲談談「轉變」,首先是四子外貌,鼓手阿達留起長髮紮辮,結他手阿雞由當年馬尾變回及頸中長髮型,Bass佬CK和主唱Sunny倒沒外型上的大變,前者戇率後者沉實,卻亦與另外兩位隊友一樣同染滄桑,四位小伙子的眼袋大了些,眼神沒那麼銳利,多了分沉隱,少了些輕狂風采,默默專注於各自的樂手位置,雖說曲風使然而設計出這樣內斂的演出,但總感覺這份內斂入骨,是遊子遇上風塵的反饋。再來是唱腔,寫這篇文章時我心不在焉,點進了他們七年前拿叱咤我最喜愛組合時唱《幸福之歌》的表演,實在他媽的一言難盡,尤其Sunny於演唱最後喊叫出那句「我哋喺香港樂隊Supper Moment」,天知道他們四個日後要負上如此污名,造化弄人。
這段突然有感而發不是沒緣由,也算是我對Supper唱腔的一些想法:不復當年的狂熱澎湃。同樣是曲風使然,整首歌輕重交替,假音與高潮重力點不斷交疊,頗考主唱唱功與(確切的)氣量,但他是Supper與鐵樹蘭的Sunny,難他不倒⋯⋯只是一切都像比以往更「輕」,在人們期待的爆發點上,Sunny的唱功絕對達標,但那力度仍不足以完全擺脫歌曲之前累積的惆悵茫然,使人豁然開朗,但或許是sunny有意為之吧,畢竟歌曲主題也不是需要達到這種效果(這點稍後歌詞部分會詳述),總之嘛,比以前輕了,我是這樣想的。
轉變的部份,還有一點想說,關於阿雞的。上面提到我點進了他們七年前拿叱咤我最喜愛組合時唱《幸福之歌》的表演,裡頭有個comment說:「我覺得阿雞好好,永遠笑容滿臉彈結他」;再看新歌,雞哥哥是四人中「少了輕狂風采」感覺最突出的那位,繼續是那曲風使然,大家表演時臉上都有幾分凝重,阿雞臉上尤甚,或許是平日笑嘻嘻的人當真的沉重起來,反差更大。而結他上,由於今次新歌多樂器與底聲,更請來國際首席愛樂樂團與甯浩基作弦樂與和聲支援,結他的角色反倒是退後了幾步,不喧賓奪主,除了第一下全場靜默讓Gsus2 chord為歌曲承上啟下,其後的整體演出既不像《風箏》那樣主導,solo也不似《無盡》般將人一下「勾」出來,更像是為了歌曲服務,鋪墊尾段的高潮,雖說這個變化從20年《everything is you》編曲上已見端倪,但這個調適或多或少也反映背後結他佬的心境變化,有心退後全心成就,重點都是開心與否,呼應上面提到的「永遠笑容滿臉彈結他」comment,我祝願CK和阿達能溫柔地轉化另外兩位隊友的多愁善感變成創作力量。
不想將誰放下
「海鷗跟燕 分飛因各有 各冀盼」
承蒙本曲填詞人方浩權先生分享,有些關於Sunny第一身對歌曲命題的想法,以及填詞人角度對歌詞的解讀能被載入文章。在此之前我們繞了些遠路,回塑了Supper Moment近幾年動向,窺探了遊子思緒,對比了事前事後,一切都為尋求一道問題的答案:你們不想將誰放下呢?Supper Moment。
「對遠方某一個人的呼喚,讓對方知道我們安好。」——Sunny向阿權說明歌曲理念時,提出了類似概念。歌詞在塑造一種印象,夥伴因某些原因而分途,漸行漸遠終失散,縱使主角在之後變得傷痕累累,他也記念當初許下過「不止步」的承諾,想讓對方知道自己沒有因分道揚鑣而停止前進;千帆見盡,自己還算安好,也在世途之中感受到同行非必然,但之前的經歷他們記念於心,也不想因分途而將珍貴的東西放下,比起執著誰是誰非,或許更重要的是大家知道彼此安好。在動筆之前,阿權問過身邊的人「如果Supper而家同你哋講一番說話,你哋覺得會喺咩?」他們的回答成就了這份歌詞,報平安足矣,一直相信的人仍在相信。新歌有一句歌詞寫得好,道出了某種崇高心境——「還欠的我都不追討」,當中的「欠」,又何嘗流於一筆債?他們欠我們的,我們欠他們的,城市欠人民的,人民欠城市的,命運欠眾人的,真要追究起來,誰又能尷定醜惡與美好?——「誰己走過雪泥 春分後 分不到」,遊子的吶喊,激昂而無奈,卻依舊溫柔,他們知道恨意正被投射,旋律難以融掉,自己所能做的,唯有專注前路,並祝願大家一切安好。
「如你一切安好
還欠的我都不追討
誰已走過雪泥 春分後 分不到」
上面提到,《不想將你放下》之先《有誰與我給世界還手》已面世,除了是早前於《the sulis club》合作中對阿權的賞識,Sunny沒有為廣東話歌詞執筆亦因為不想同一旋律填第二次,想交由其他有才之士撰寫,而他就廣東話詞給予方向是「歌曲最後一句就係歌名」,冀聽到最後的人能同享感動。在這裡,我過度解讀為,Sunny之所以將廣東話詞交出,是潛意識的盼望有人能真的明白自己;心靈深處總有些苦痛委屈是自己難以抽取出來再化成形,但第三者可以。而且由第三者「交予」自己唱出來,那種傾注情感的方式略有不同,這份差異對主唱來說,是某一種⋯⋯(找不到更好的詞)撫平傷痛的過程,要履行使命的責任感或許能給予唱的人力量。
撇除這些過度解讀,Supper Moment都是認同這份詞的,他們確實不想將你放下,至於那個「你」是誰,阿權說可以是同行過但最終分道揚鑣的戰友,也可以是Supper Moment本身,網上亦有評論直指「香港樂迷」,一份寫得好的詞就是能引起代入與想像的空間,《不想將你放下》很好地做到了這點。我自己扭擰地不想篤穿這薄紗,將「你」留在浪漫的想像空間,但作為筆者不說出自己見解是怯懦的,我認為是一直相信的Supper Moment,也希望他們在演唱這首歌過時呼喚過一直相信的自己。
「頑抗險惡世道
仍固執 縱使 給聲討
曾說好 要向前 不止步」
結語:不要將彼此放下 儘管向世界還手
仍看到這裡的,想必也(曾)是Supper Moment 的fans吧,謝謝你們。
「很久不見對吧 不想將你放下」——《不想將你放下》
「一切都無所謂 有你在就OK」——《有誰與我給世界還手》
寫這篇文章讓我重新認識一次Supper,有種感覺在撰文時很強烈——人生由不同的選擇交織而成,對的錯的、好的壞的,通通將我們領向現在的境地。Supper應該也沒預料到他們人生中的某幾個選擇竟致使他們與香港分途,踏上遊子之路,相信起初也有很多不憤、無奈、委屈,不知怎樣處理,雖然成熟得能提倡「溫柔革命、一樣不一樣、everything is you」概念,但終究是肉身之驅,中年突然再來一課,四子的迷惘不會一時三刻豁然開朗。慶幸有音樂,讓他們抒發調適,也讓一直相信的人繼續相信,從音樂看到他們成為遊子後的心態轉化,Supper始終沒有放棄讓他們成為Supper的東西。只是嘛,雖然人到中年,雖然命運讓你們走上遊子路途,現在那種無可奈可得來又漸漸看開的心境雖然難得,甚至是很好的轉化⋯⋯但請不要就此作罷!中年的我或許會明白你們千帆見盡後選擇接受的心境,也會共感你們的難處,但少年的我不想就此輕易認同你們:不想將「我」放下,就放膽將「我」牢牢捉緊;想要誰與你們向世界還手,就儘管邀請那個誰來作伴,再不然就自己頂住嗰爛世界先,你又怎知人們不會在之後加入或接力?把話說開,想返嚟香港,咪鼓起勇氣用音樂同香港樂迷對話囉,既然樂迷敢一直相信,你憑咩質疑自己?重點是,看似再沒選擇的餘地,其實我們仍可選擇。
(語氣隨撰稿時間變得粗魯,多謝看到這裡的大家,亦多謝成就這篇文章的每一位,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一隊好Band。)
《不想將你放下》MV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SirB-sW9oU&ab_channel=SupperMoment
*文中圖片取自Supper Moment與Sunny社交媒體以及網上片段截圖
Article by 劉海亮